叛逆孩子的解决方法( 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适 )
- 发布时间:2022-04-07 17:06:42 来源:叛逆青少年教育学校 作者:tachgg
一般来说,孩子的自我意识在10岁左右开始上升,他们强烈需要父母的尊重,父母需要把他们当作更大的孩子来对待。
但是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,仍然把孩子当孩子看待。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会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,而刻意与父母对立。
家长不要认为孩子是故意针对你,只是单纯的不听话的行为。其实孩子渴望你的理解和尊重,背后有很深的原因。
自我意识处于形成阶段,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,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对的。
但是,由于缺乏生活和社会经验,孩子的观点和看法往往是不完整或错误的。
所以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会让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发生很大的变化。
面对这种情况,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?

1.找准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
孩子会有“我烦死了”“我好烦”之类的话,而且这种话的数量会不断上升。许多孩子在作文中畅所欲言。
一个孩子说:
“我妈让我穿的衣服总是我不喜欢的。”
“我喜欢长发,但我妈让我剪短……”
“妈,这都是对我不尊重的表现!”
另一个同学说:
“爸爸妈妈不让我和同学玩。”
“妈妈不让我看那些我喜欢的课外书。”
“爸爸妈妈好像从来不相信我。”
其实孩子的烦恼不仅仅是玩具,衣服,发型,或者课外读物。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。
当一个孩子真正被理解和尊重的时候,他的大部分负面和叛逆情绪都会消失。

比如,面对儿子不尽如人意的成绩单,一对睿智的父母是这样做的:
数学没考好,但准备回家拿“板子”。回到家,我把成绩单扔在客厅的茶几上,就回房间了。我忐忑不安地吃了晚饭。
吃完饭,爸爸妈妈什么也没说,回寝室看电视了。
这孩子坐不住了。他心想:是爸爸妈妈没发现我的成绩单吗?于是他悄悄地来到客厅。在他的成绩单旁边,他的父母给他留了一张纸条。
儿子:
爸爸妈妈知道他们这次没考好,你很难过。你不必紧张。爸爸妈妈不会惩罚你,因为惩罚孩子从来都不是目的。
爸爸妈妈相信你不会放弃努力的。下次考试,我们不要求你考得好。只要你比这个进步一点点,我们就很满意了。
永远支持你的爸爸妈妈。
看完爸爸妈妈的纸条后,小男人在日记中写道:
“我不轻易哭,但我被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感动得流泪了。拿着成绩单进家门的时候,我已经准备好和父母吵架了。但现在我知道没必要。我的父母是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父母,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!"
处于情绪突变期的孩子,容易生气和愤怒,但也容易感动。比起送他们昂贵的礼物,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更能打动他们。
2.允许孩子适度表达自己的情绪
值得注意的是,10岁左右孩子的交往重心已经从家庭转移到学校,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友谊会成为影响孩子精神的重要因素。
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,科学的方法应该是这样的:父母在孩子难过或虚弱的时候一定不要责骂孩子,要让孩子尽情地发泄自己的压抑。只要他们发泄够了,自然会恢复平衡。

当然,如果孩子需要家长的帮助,家长也要及时安慰孩子,用同样的心理去感受孩子的情绪,努力引起孩子的情绪共鸣,从而缓解孩子的不良情绪。
这个时候,允许孩子适度表达自己的情绪是个不错的主意。
给孩子准备一个沙袋,让孩子在沙袋上发泄情绪;允许孩子养小动物,在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话的时候,鼓励孩子和小动物说话;鼓励孩子跑步,做运动来发泄情绪...
这些都是帮助孩子发泄情绪的方法,但最重要的是家长要理解和认同孩子的情绪,允许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悲伤和软弱。
3.培养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
高年级是孩子情绪和情感突变的时期,也是培养孩子控制情绪能力的关键时期。这个时候,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,有了明显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爱好。而他们的沟通技巧和方式有限,或者无法与父母沟通,恰恰是他们情绪恶化的原因。
为了培养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,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明白这一点:如果有负面情绪,没关系。说出来,看看家长有没有办法。

案例:
在一个家庭里,有一个约定,就是任何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都不准说话,在感觉自己情绪失控的时候,要大声喊“暂停”,然后用最合适的方法发泄情绪,比如深呼吸,去另一个房间安静一会,出去散步,打篮球等。
当然,当有人喊“暂停”的时候,家里其他成员绝对不会问他原因,也不会对他的行为做出任何判断,但是当他情绪稳定的时候,他会告诉大家他情绪变化的原因。
自从这个协议之后,他们愤怒的儿子再也没有发过脾气。

这种方法的妙处在于,它让孩子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情绪,同时以适当的方式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。
《大学》说:“知止可以在做出决定后再做决定。做了决定之后,就可以安静了。安静下来之后,就可以安全了。安全了之后,就可以考虑了。想了想,就可以得到了。”
愿我们每个人都管好自己的脾气,保护那些心里有我们的人!